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先貴後賤價格穩

據說光是用的藥和東西,便不是尋常富貴人家支撐得起的,說用錢砸出來的也不為過。

宮中不缺錢,能夠延年益壽才好。

“成,宜長你安排妥當,咱還指望著下丘村做好東西,叫咱多活幾年呢!”朱元璋不虛偽。

“咱也是,活著才能看到大明繁榮強盛,看看子孫後代。”里長跟著說。

菜上來,眾人不忙著吃主食,先喝酒,朱元璋其實就想跟里長聊天。

下丘村不惦記他的位置,也不與他爭權,他與里長說話時心安。

眾人吃幾口菜,喝幾口酒,朱元璋放下杯:“今年大棚蔬菜怎般訂價?”

里長就知道吃飯無法安穩,他覺得現在的自己就是沒有外人在時的憨憨,自己跟憨憨吃飯也是問來問去。

“陛下,咱想大棚蔬菜剛下來時只提供給酒樓與青樓,價錢要高,等產量逐步提高後,再降價。

今年種得多,百姓咬咬牙還是能吃到的,一斤頂花帶刺的黃瓜十文錢,並不貴。

綜合計算,以成本來算,玻璃不值錢,投入的成本少,產出多。

平板玻璃製造已經量產,只要不是透明的,透明的絕對不可以放出去。”

“甚好,前期貴,收回成本,後期便宜,有利百姓。

標兒一路走,有幾處地方用了大棚,今年的收入增加,老二和老四的地方給老三支援些錢。

和林那邊的為牧民與將士、工匠提供新鮮蔬菜,有助於籠絡民心。

河南府的大棚才是朝廷的收入,汝瓷不錯,各地的瓷器咱限制了價格,夷人不得不花高價買。”

朱元璋同意里長的銷售方式,去年賣了不少錢,不過由於大棚少,用船給其他地方送去,百姓沒怎麼買,太貴了。

今年大棚數量增加,又有蒸汽機船輔助,必然賺很多錢。

“陛下,咱屬於賣方市場,價錢不能降,一降就不值錢了,越貴夷人越買。

如這蔥爆牛肉,今天賣五十文一份,明天賣四十文,後天三十文,別人會等著白送。

若天天漲價一文,別人一看東西好,自己買了不虧,才願意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