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九十七章 未為遲晚賞有學

朱橚使勁點頭,跟著里長學習開心,還能學到本事,今天自己晚上回王府,教教他們。

朱棣眼睛也亮亮的,同樣的文字,大本堂的老師講過,里長不過是先講了下帶魚以及其他方面的內容,這就把大學和論語中的一部分弄懂了。

大本堂的大儒都如此講課,誰不願意學?

……

午後的天氣晴朗,不冷不熱,大概有零上十七八度。

“里長,咱那個封地是不是冷了?”朱棣感受著現在的天氣,想到北平。

“殿下,南京還一副秋高氣爽的樣子,北方已經穿棉衣了。

此變化是受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然後黃赤交角產生的。

咱這裡冬天的時候,有的地方是夏天,有的地方常年結冰,有的則始終炎熱。

許多作物需要陽光,有的害怕寒冷,故此各地物產有別,冷的地方一些植物生長緩慢,包括海中的貝類……”

在前往便民處的路上,里長耐心地為朱棣解答,其他三個也認真聽。

隊伍中專門的人更是得背下來,回去要記錄,送到陛下那裡。

此事已經延續很長時間了,哪怕到了和林,都有人負責。

宮中在整理、歸類,似乎想要編一本書,然後拿來教導皇家的子弟。

只是書,永遠比不上現場教學,里長是看到一個事情說一個事情,並就這個事情來引出四書、五經及其他思想流派書籍中的內容。

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看書就行,那得多麼天才?不然還要夫子、教喻等人作甚?

更厲害的在於夫子能夠因材施教,一對一的補課為啥貴啊?

朱聞天的小夥伴們也在旁邊引經據典、舉例交流,整個隊伍有種特殊的學習氛圍。

“來晚了,咱來晚了……”眼看到地方的時候朱棡看著二哥說。

他知道二哥從最開始就跟著下丘村學,自己錯過了多少?太子哥哥也是藉著取飯菜的時候學。

“不晚,不晚的。不學才晚,學則不晚。”小丫頭在那邊出聲。

並繼續說:“戰國策·莊辛論倖臣有云: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當然,這個是說讓楚頃襄王能夠把心思更多地放在朝政上,猶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所記:‘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是一樣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