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四十七章 寶鈔印刷先說好




大明如果發行,哪有東西兌換,屬於直接從百姓手中搶錢。



憨憨說搶錢有許多種辦法,比如把地主的地給分了,把人家的家產都給抄了,因為沒錢啊!還得做事情。



朱元璋認可里長的話:“確實是打贏了後咱心裡亮堂了,寶鈔……咱不搶百姓的,咱想讓百姓用錢更方便。”



“陛下所言極是,方便百姓,此為目的,還有一個目的,全使用大明通行寶鈔,對於統一貨幣有利,可以更好地維護大明的皇權地位。



各地百姓花著亂七八糟的錢不行,秦始皇還知道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呢!



如此方便朝廷統籌管理、商品定價、資源調度、福利安排等方面。”



里長沒說別的,反正你是皇帝,你說便民就便民。



朱元璋笑眯了眼:“對對對,然後呢?印多少?咱好拿了去買東西。”



“前朝發行寶鈔的時候,採用銀本位,即使用寶鈔可以兌換白銀,收百分之二的兌換費用,最開始為百分之三,相當於三十稅一。



大明欲要發行寶鈔,亦應如此,有多少金銀,發行多少寶鈔。



寶鈔多而物少,必然寶鈔不值錢,實際上允許自由兌換收取兩分費用,已經賺了。”



里長提要求,別瞎印,印完扔出去買東西,百姓拿著錢開始貶值。



憨憨講了許多歷史朝代關於貨幣貶值的過程與後果,一般動亂之前都如此。



聽到還要受限制,朱元璋眼睛一瞪:“這個……行吧!咱記得村裡有銀子?”



“村裡的那點銀子陛下能看上?寶鈔發行,可以買銀子和金子,買回來的金銀又可以發行寶鈔。



最後是市面上金銀不以貨幣形式流通,銅錢也逐漸減少,百姓們習慣了用寶鈔。



到那時,金銀和銅錢已經不重要,朝廷拿去買夷人的東西,百姓不會管。



寶鈔數量大到一定程度,無法形成擠兌,只要留下一點預防即可。”



里長沒想把村子的銀子獻出來,趕緊轉移話題,銀子可以打首飾,孩子們的長命鎖、銀鐲子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