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細談有禮滿月送(第二更)

 有了如此基礎,自然會出現周邊產業,包括運輸、餐飲、醫療、深加工等。 

 運輸主要在於長江,碼頭必須繼續擴大,同時為來往船隻的人提供生活便利。 

 打造鐵鍋、菜刀等百姓家中鐵器的人,自然也會過去,就近取材。 

 這時,商業會出現,然後就是其他的人需求的居住房屋。 

 不能輕易低價把那裡看著不值錢的土地賣了,將來會越來越繁榮,當塗都比不得的。” 

 “嗯……圖。”朱元璋要看地圖。 

 後面有人立即抬個大盒子過來,裡面就放著地圖,現在朱元璋到哪都得帶上大明地圖。 

 “宜長你看,此為臨摹出來的第四套地圖,照著第二套臨摹出來的,正有人用第三套地圖雕版。”朱元璋先介紹下。 

 “嗯嗯!”里長不說其他的話,他知道陛下心心念的是村子的那一套地圖。 

 里長熟練地找到編號,抽出來打開:“陛下你看,這個位置,將來會非常繁華。” 

 里長指頭在地圖上畫一下,畫的正是馬鞍山市中心及碼頭的位置。 

 “陛下,當前鐵礦用上了鐵軌,那麼當鐵軌越來越好用的時候,就會有牲畜拉的車走在鐵軌上。 

 從採石磯到當塗縣的長江是逆流,從當塗到上游的還是逆流。 

 尤其是需要縴夫拉縴才能通過的地方,如果把鐵軌修過去,大牲口拉著車運輸貨物,比船隻更有優勢。 

 長江河流湍急的地方,其實炸了就行。船隻加個明輪,一邊拉縴一邊蹬。 

 唐朝的時候就有明輪的輪船,只是受制於軸承方面的因素不好推廣。” 

 里長哇啦哇啦給朱元璋講繁榮的區域和鐵軌與新軸承出現的應用,每一句話都是可行的。 

 下丘村就用著地面軌道和空中索道,不能成為現實的東西他不說。 

 徐掌櫃在後面不遠處聽著,發現學到了許多,也知道了許多。 

 原來下丘村如今的地位是這樣來的,並不是討好與諂媚誰。 

 人家裡長就能為陛下講解各種實際情況和國策,據說他們背後還有個藏起來的高人。 

 那天自己親眼見到下丘村的里長帶著隊伍直接進西華門,平時他們都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