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積蓄太多欲清庫

  “我去找徐掌櫃說,感覺也賺不了多少錢,不如冬天的菜。”

  里長算一算,一兩幹銀耳賣一百文,一千斤才賣一千六百貫。

  關鍵一兩能泡發出來一斤的銀耳,也需要一斤鮮銀耳製成一兩幹銀耳。

  “都是技術問題,反季節蔬菜是,竹蓀與銀耳種植也是。

  看野生的數量與需求,今年大棚蔬菜賣不到去年的價錢,太多了。

  一個村子種竹蓀與銀耳,努力投入的話,一年下來賺十萬貫很輕鬆。

  大明稅收低,越穩定,有錢的人越多。咱不如與宮中合作,讓他們幫忙賣到別的州府。”

  朱聞天對村子自己賺錢沒太大的追求了,他更願意給宮中,然後宮中再拿出來造船、修路、打仗……

  “那就給宮中,這一次北征,若打贏了,往後還要打。”里長決定讓別人拿大頭。

  憨憨說的,此次打輸,大明會轉攻為守,在邊關修堡,阻北元於外。

  轉過頭來會遇到西南的問題,打西南。

  如果贏了,還修什麼堡?繼續打,年年打,不給北元喘息的機會。

  於是中午的時候,里長帶著孩子們到東華門外的下丘村等太子殿下。

  朱標蹬著他的軌道車過來,一見是里長跟孩子,露出笑容:“今日怎麼是你們在?”

  “回殿下的話,早上祭祖,眼見著晌午,等吃了飯再去西邊。”里長簡單說一下。

  “好,圖書館印的看圖識字書太好了,咱派人去找百姓問了問,都說有了冊子,孩子在努力學認字、寫字。”

  朱標想起書的事情,教化民生,百姓識字多了,出個告示,百姓能夠看懂。

  里長幫忙放飯菜:“圖書館如今只在應天府有,其餘州府,百姓依舊如原來般生活。

  下丘村眼見著竹蓀和銀耳豐收,吃又吃不完,賣的話會有太多的錢。

  不如送給宮中,宮中運到其他地方賣掉,到時看哪裡適合建圖書館,就擇地建一個。”

  里長把和憨憨商量好的事情說出來,很坦然,錢多不好。

  朱標笑了:“別人都嫌錢少,唯獨下丘村怕錢燙手,一賺到大錢就想辦法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