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二百六十九章 養育不圖人茫然

  現在還吃著下丘村的藥,得一直吃到夏天,到那時才能去了病根。

  “還不起則慢慢還,藝千可願意帶徒弟?真心傳授的那種?連年戰爭下來,孤兒不少。

  下丘村願養一批,教他們學手藝,不找義子,到時候他們願意走就走,不願意走的留下幫忙,給工錢。

  少一些約束,多一分寬宥,怎麼說都是大明人,下丘村不指望他們將來發展好了借他們的力。”

  里長與王藝千提議,教更多的人會技術,不在乎對方學會了如何。

  即便有人可以考科舉,當上官,下丘村依舊是下丘村,下丘村自己的子弟可以撐起來一個村子。

  王藝千抱拳:“王某願意,里長果然胸懷天下,下丘村的孩子可不一般。”

  他聽明白了,下丘村有著骨子裡的傲氣,養孤兒,給孤兒找師父學習,並不指望孤兒對下丘村如何。

  就像幫自己一樣,沒有自己,下丘村不蓋房子了?

  ……

  圓圓的月亮升上天空,二月十五,不是八月十五,所以沒人唱敖包相會。

  一艘船過了石臼湖,進入胭脂河,一人坐在船上,卻不進船艙中歇息,而是喝著酒看月亮。

  一進入胭脂河,船上的所有燈籠全部亮起,船隻速度放慢。

  “星波瀾,月波瀾。胭脂繽紛五色斕,秦淮一水連。

  遠纏綿,近纏綿。倒影恍惚天上鑾,世間為哪年?”

  此人看著明月下的胭脂河倒影中的一切,感覺不是在人間,太美了。

  燈、星、月,以及胭脂般的岸巖,混合到一起,不知是天還是岸。

  “羅先生也覺得夜色下的胭脂河漂亮?此人工河,三個半月開出來,未死一人。

  今年開始,我浙江等地的漕運便走此河了。雖說晚上景色迷人,不過大家儘量選白天通行。

  月亮圓,我們的船才敢通行,不然得停靠在石臼湖岸邊等待。

  這岸邊住戶會提供幾個菜,花錢不多,味道卻不一般。

  真想吃頓好的,從石臼湖入丹陽湖,走黃池河就到了下丘村。

  下丘村在岸邊開了個店,有秦淮河的花船都逆流跑過來吃飯,每道菜俱在一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