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一里七千年前通

  中午的時候,朱元璋又被喊到坤寧宮吃飯,太子與太子妃在,兩個人十分恩愛!

  朱標給出里長寫的信,運冰,僱傭大量人手,提供工作崗位,把錢財流轉起來。

  馬皇后提前看完,此刻出聲:“想盡辦法讓攢錢的人掏錢,一旦他們享受到了,以後就好辦了。

  信中所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確實如此,即便下丘村也躲不過去,他們吃飯的時候也願意做好的。

  前宋的司馬光亦如此,說他最後家貧,其實日常應酬並不少。”

  馬皇后從小就學習,底蘊比朱元璋強無數倍,說一句話就能引出來古人,並加以評價。

  “是啊!咱也是一樣,吃上下丘村的飯菜,用上下丘村的肥皂,點上下丘村的琉璃燈,就連夏日天熱的冰盆也使喚了。

  那些富戶,給他們用的機會,他們就停不住。錢荒?不流通?當真利國之計!

  既如此,先下行文,等天再冷冷,僱北地百姓鑿冰,運河送來,運河上也僱人破北段之冰。”

  朱元璋認可了,主意好,屬於讓人難以拒絕的誘惑。

  ……

  ‘轟隆~~轟隆~~’胭脂崗爆破施工場地,一大片區域同時升騰起煙霧。

  待塵土慢慢飄落,軍士們衝上去用各種工具把震碎的石頭和泥土裝籃子裡抬走。

  在朱聞天那時的天生橋位置,依舊有一座橋留下來,而且整個人工運河的地段,留了七座石橋。

  不是偶然,協助設計和指導的工匠會根據上面的路而選擇怎麼留橋。

  若還是用燒火澆水的方法來取石頭,他們只願意留一座最關鍵位置的橋,方便兩岸通行,即天生橋。

  有了黃火藥和火雷汞,工匠們就考慮留更多的橋。

  “再有一旬,咱們就把兩邊堵的地方炸掉,讓水連通。”

  一個工匠大喊著給眾人鼓勁,他終於知道新的火藥多麼厲害了。

  從許多地方鑿孔,裝進去後,一炸一大片,下面的都鬆動了,地面顫抖

  “朝廷出動的是軍隊,有力氣,搬運碎石的時候可比尋常百姓快,聖上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