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五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

 1892年4月。

 第一鎮市。

 “在我國現在共有五千多個鎮級行政單位,他們一般包含大約五六個村子,以及一個街道,規模在幾千人或者近萬人不等。”國家統計局局長格爾斯說道。

 東非受移民影響,實際上在地方人口比較集中,一個是開荒人口少了肯定不行。

 其次是早期東非自然和社會惡劣,土著和野獸都會對東非移民完成威脅,所以村子規模都不會太小,像那種只有十幾人,甚至幾個人的村子在東非是不存在的,至少要在幾百人以上,大的村子甚至能有千人規模。

 加上東非地形以高原為主,整體而言全國地形地勢還是比較平坦開闊的,這樣也就不會形成太多受地形限制的小山村。

 而且東非政府為了便於管理,也會主動將人口集中到一地,在東非人口流動主要還是受到政府的主導。

 不過東非的村鎮規模也不算太大,每年東非人口主要在政策扶持下,向內陸或者未開發地區輻散,然後形成新的村落。

 這就使得東部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高,但實際居住人口並不會太多,因為一直有人遷出到新的地區生活或者工作。

 “而提振鄉村經濟,應該從教育資源等公共資源入手,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大學可以向城市集中,但是小學和中學教育沒有必要這樣做。”

 東非的人口相對於國土面積來說,並不算太多,沒有太過於細分的必要,畢竟光是省就有二十多個,這還是很多地區暫時沒有劃省的情況下,就比如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西南非洲等等,暫時都達不到設省的要求,三地就是二級行政管理機制。

 實際上東非的一些鎮,經濟等條件絲毫不比市差,甚至要強很多,就比如北方邊境的德雷達瓦鎮,南部莫桑比克的紹奎鎮。

 沒錯,紹奎雖然只是一個前葡萄牙小鎮,但是基礎比東非很多市都不差,也就是現在莫桑比克條件不夠,紹奎完全有能力設為市。

 均衡自然不能以經濟為首要條件,要不然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等東非大城市也有資格,主要看綜合能力,比如經濟,人口,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等等。

 在東非,沒有縣這個行政概念,不過這也僅僅是字面意思,實際上很多市就是縣,當然,省會所在地的市肯定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