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卡爾彼得斯

喀麥隆。

伊代瑙是德國在喀麥隆地區的一塊殖民地,不過這塊殖民地和德國政府關係不大,而是民間殖民團體開闢的德國殖民地。

德國在喀麥隆由政府主導的殖民地則是杜阿拉,二者其實都是面積不算大的殖民據點,目前而言,伊代瑙的規模比杜阿拉要大的多。

不過因為柏林會議的召開,德國政府正在推動伊代瑙和杜阿拉合併,然後組成一個更具有競爭力的喀麥隆殖民地,然後向內陸開發。

“柏林會議後,伊代瑙以及周邊肯定會正式成為我們德國在西非的第一塊殖民地,未來這裡也代表著德意志人對海洋征服的第一步,是我們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起點。”卡爾·彼得斯興奮的說道。

伊代瑙的管理人員倒是不認為卡爾·彼得斯說的有什麼問題,自從德國擊敗法國後,已經事實上成為新任歐陸霸主,但是歐陸霸主只能代表歐洲,世界霸主必須控制海洋,德國想更進一步,必須擁有像英國那樣龐大的殖民地作為支撐。

“俾斯麥首相就是有些畏首畏尾,不然我們德國這麼多年,也不至於在殖民地上還比不上比利時和意大利這兩個國家,如果早十年,我們說不定可以奪取比如今東非還要龐大的殖民地。”卡爾·彼得斯說道。

俾斯麥從來都不是膽小如鼠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比較瘋狂,畢竟其任上就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統一戰爭,縱橫捭搕,接連挫敗奧地利和法國兩個強國,每一步都極為大膽,一個不小心,普魯士就萬劫不復。

不過俾斯麥的策略,恩斯特認為是極為準確的,俾斯麥的理由很充分,俾斯麥認為德國應專注於歐洲、防止法國復仇,而殖民地開支巨大、帶來的收益卻很小,反對進行殖民擴張。

德國最大的問題就是首先解決掉法國,如果不解決法國,那德國手裡的海外殖民地再多也發揮不了作用。

首先從法國地理位置,剛好鉗制住德國出海道路,甚至可以說北歐國家都可以發揮這個作用,波羅的海出海口狹窄,丹麥,挪威,瑞典,荷蘭都卡在附近。

再往外就是海洋霸主英國,而德國除非是前往北美洲,否則根本繞不開北大西洋沿岸的法國人,但是現在北美已經不存在可以殖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