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七章各國態度

有沒有真結盟對於東非來說不重要,因為真遇到敵人,那也不是奧匈帝國能擺平的,畢竟能不看奧匈帝國面子的國家也只能是列強。

“這件事我認為還是有些便宜奧地利了!”斐迪南對這次談判結果很不滿意道。

“不用擔心,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即便只是奧地利對於一般國家也有威懾力,雖然奧匈帝國內部分的清,可是在別人看來奧地利就是奧匈帝國。”恩斯特對岳父說道。

正如恩斯特所說,東非同奧地利“結盟”的消息,在歐洲其他國家眼裡還是引起了一定的反應。

英國首相本傑明就對奧地利的行為格外關注:“這次奧地利政府和東非的盟約,是說明奧匈帝國對非洲有想法!”

“可能有這方面原因,畢竟經濟蕭條之下,能轉移矛盾的辦法不多,殖民地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外交大臣說道。

“我們不能坐視奧地利的行動,還有東非王國的情報現在打探的如何了?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先抱上了奧匈帝國的大腿。”

本傑明和前任格萊斯頓大為不同,作為保守黨領袖,是英國殖民帝國主義的積極鼓吹者和衛道士,大力推行對外侵略和殖民擴張政策。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本傑明本身是一個猶太人,所以和猶太財團尤其是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係相當緊密。

在1875年,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遇到財政危機,打算出賣所握有的運河股票。但法國人貪心不足,還打算再壓一下價錢,本傑明探聽到消息後,連夜私下找羅斯柴爾德家族借錢,用400萬英鎊的低價一舉購買了埃及政府的全部股票(約佔運河全部股份的45%),再加上一些小額股票,英國從而控制了這條東西海上運輸的命脈。

所以這位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關係甚好的大英帝國首相,對於東非背後的黑興根王室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好消息是現在這位英國首相關注的重點地區還是印度,在1876年他的外交政策重點在於繼續加強印度和英國本土的關係,並且推動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皇,從而推動大英帝國從口頭習慣,徹底變成文本上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