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七十一章 海底電纜

1867年3月22日。

印度洋寬廣的海面上。

一艘掛著德意志旗幟的的遠洋海底電纜鋪設船,正要從蒙巴薩港出發,向北朝著紅海方向一路前行。

東桑戰爭的突然爆發和結束,使得恩斯特認為,目前東非殖民地和歐洲的信息聯絡已經太過落後。

乃至於東桑戰爭從爆發到結束,都是殖民地自主的做決定,畢竟靠船隻往來捎信,也來不及向歐洲彙報,這情有可原。

殖民地遠離歐洲,所以獨立性比較強,權限比較高,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條件下,可自行決定對策。

但是,東桑戰爭還是給本來就為人謹慎的恩斯特敲響了警鐘,不能讓東非殖民地政府獲得更多自主的權力。

所以,為了加強對東非殖民地的聯繫和掌控,恩斯特下了巨資也要鋪設一條從東非到歐洲的電報線路,用來指揮東非殖民地的發展。

早在1858年,世界上就有了第一條跨洋海底電纜,即由英美兩國鋪設的從紐芬蘭到愛爾蘭的大西洋海底電纜。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海底電纜鋪設在技術上早就不是主要難題,而這次恩斯特選擇的合作對象的是德意志地區的西門子公司。

西門子公司在1848年就鋪設柏林到法蘭克福的地下電報線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路。

所以其經驗比較豐富,但是西門子的業務大多是在陸地上,對於海底電纜鋪設有沒有譜,恩斯特並不清楚。

可是,作為德意志地區唯二出名的柏林電力公司和西門子公司有著較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之初就和西門子有所聯繫。

比如在發電機領域,柏林電力公司的照明系統就是用的西門子公司的產品。

在恩斯特的柏林電力公司提出合作意向後,西門子的工程師們在計算後,認為此次合作的技術條件成熟。

西門子公司不是完全沒有海上線路鋪設經驗,其在波羅的海周圍也有業務。

而恩斯特想要鋪設的線路主要有四段,一是從東非到埃及,途經印度洋索馬里海域,亞丁灣,紅海,在埃及上岸,這一段線路距離最長,難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