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十八章 開墾

在普魯士和奧地利激戰正酣的時候,東非殖民地濱海區已經驅離了所有土著,除了賣給桑給巴爾的奴隸商人外,留下一部分用於乾重體力活,剩下的重新發給他們自己的武器後被放生。

這些被放逐的土著當然不是東非殖民地發善心,他們已經被濱海區的軍事力量嚇破了膽,自然不敢再回到這裡,只能向西或者向北走。勢必會遇到其他土著部落,手中有武器而且沒有土地和食物,自然會其他的部落產生衝突,到時候他們打生打死,東非殖民地黃雀在後,接受新的土地。

而且失去部落的土著能不能挺過去也是一個未知數,總之就一件事,減少土著數量。

新的土地全部種上莊稼是不可能的,但是新據點周圍可以先開發起來。

這些大多是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給生產生活提供穩定的供水,雖然濱海區的雨水也比較豐富,但是現在的東非殖民地人口少,土地種的也不多,只要找條河流,用不著看天吃飯。

濱海區作為當前最靠東部的分區,因為臨近印度洋,氣候比較溼熱,所以非常適合水稻種植。

這些新開發的土地,在主糧選擇上自然也就傾向於水稻,小麥溫度過高,會減產,所以適合西部高原地區種植。

而且東非殖民地西部的降水相對較少,適合小麥,穀子之類抗旱能力強的作物生長。

劍麻是殖民地目前最大的拳頭產品,東非適合種植許多熱帶經濟作物,比如棉花,香蕉,橡膠和咖啡……

但是劍麻是這裡長的最好的,而且比較有市場,其他經濟作物的競爭比較激烈。

除此外丁香也是殖民地的重要作物,桑給巴爾蘇丹國就以盛產丁香而出名,所以臨近桑給巴爾蘇丹國的濱海區也沒有放過丁香種植。

丁香的產量比較低,所以銷路不成問題,每次可以藉助荷蘭人的船隊將這些丁香直接運回歐洲銷售。

如今東非殖民地已經開始出現用馬和牛耕地的現象,隨著新馬匹的增加,配套的耕地設施也被安排上。

現在殖民地的通訊也開始使用馬匹,以前一兩個月各個據點才能傳回的消息,現在一兩個星期內就可以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