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叫我來吃齋 作品

第173章 一道夕陽鋪心中

  閻立本從昭陵趕往魏王府,而李泰則是從魏王府趕往昭陵。

  李泰帶著李治來到昭陵西南十八里處的一座寺廟,車馬大轎加上隨行人員,雖然是輕車簡從也有四五十人。

  下了轎子,李治跺跺腳,抬頭觀看,只是上面一個大大的匾額,寫著“瑤臺寺”三個大字。

  李治看那三個字寫的得遒勁有力,特別像二哥的字跡,便回頭問道:“這是你親筆題的嗎?”

  “嗯,我寫了六十六遍,還是覺得不甚滿意。”

  李泰的書法水平極高,但是易陽的書法就只有書沒有法了,仗著李泰的肌肉記憶,唬一唬外行是沒問題的,但是褚遂良、李世民這些對他的字極熟悉的人,是一眼就看得出來水平回落了。

  “這還不滿意?”這書法水平,李治都羨慕的兩眼冒金光了:“只是這寺名好生奇怪,一提瑤臺能想到的就是王母娘娘和仙女,一提寺能想到的就是如來佛祖和僧人,這兩個詞根本就不搭邊。”

  李泰抬手搭著他的小肩膀,輕輕的往懷裡一帶,低聲的說:“這是給阿孃追福建的寺院,我們去給阿孃上柱香,念卷經。”

  “給阿孃追福的寺院我都知道,沒有這個呀。”李治也出錢給長孫皇后建了寺廟追福,所有這些寺廟都是要造冊登記的,他特意看過。

  “這是我偷著建的,沒有上報,不在統計之中,我只帶你一個人過來。”李泰也仰望著匾額,輕輕的說:“給阿孃追福是做兒子的心意,又不是為了邀功,何必吵嚷得全天下都知道?”

  李泰拉著李治走進寺廟之中,這座寺廟與眾不同的之處,一個是離昭陵特別的近,一個是環境特別的清幽,有一種讓人一進門就不想再離開的舒適感。

  “二哥,這裡真好,有種回家了的感覺。”李治也說不清是因為什麼,一進門就有種心裡特別踏實的安全感。

  “有娘在的地方就是家。”

  李泰建寺之初就吩咐匠人們,要營造出家的感覺來,不需要什麼莊嚴、古樸、輝煌,要給人一種放鬆、踏實的歸宿感,不要金科玉律下的佛,要倦鳥歸來時的窩。

  不多時來到正殿,邁過門坎,李治抬頭便是一愣,猛然間看到親孃站在眼前,不由得兩眼滔滔,嗷的一嗓子“娘!”便朝塑像撲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