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八

高臺之上,眾人本來就準備好的寬慰此時還是說了出來,只不過對象從那角落裡的老人變成了身邊這位顧河縣令。

徐司功此時笑道:“裴液也是本屆有數的強手,算得上我們縣選武者的門面之一了,諸位大人自家沒了的,後面幾場看看這位少年,我想是穩穩八強、多半四強的。”

顧河縣令扭頭過來:“好啊徐大人!你既知底細,剛剛問你卻不說。”

徐司功哈哈而笑:“冤枉啊,錢大人,兩人都是四生,我總不能說貴縣完了吧——現在這樣,你還多樂了一會兒呢,是不是?”

臺上一片笑聲。

沈縣令則已起身去到常致遠身前,在諸人的道賀聲中,把老人的椅子搬到自己身邊,踢了踢參縣縣令的椅子腳:“孟大人,伱選手都已不在了,還佔這麼好位置,快給常大人挪個地方,我們還急著看下一場呢。”

孟大人翻他一眼,往左搬了搬椅子。

——

場下。

與臺上說笑的氣氛截然不同,這裡的空氣瀰漫著一種奇異的沉默。

公差們在兩擂之間來回穿梭,揭幕寫箋,為下一輪更重要的比試忙碌著,但擂下得勝的選手們或興奮或慶幸的交談卻已消失,目光全都凝聚到一處。

擂上,裴液拿下最後一場勝利,也沒什麼笑意,走下來後,第一眼同樣先看向臺下倚坐之人。

他頭髮微散,衣袍委地,嘴角還掛著一抹細血,那是上一場被擊下擂臺時留下的傷勢。

張宗元與張墨竹這一場無疑是本輪最大的重頭戲,張墨竹是明面上僅次於李縹青的五生、張宗元則兩場下來不曾多出一招——一百二十八人裡,除了尚懷通,便只有他了。

然而這樣兩位四強之選的對抗,卻結束於五招之內。

每個人都清楚地記得剛剛那一場擂鬥。

鼎器奏鳴,張墨竹提劍而上,從他的神情就可看出,他絕未對這無名的對手置以任何輕視。

白竹閣的身法與劍術就如同他身上的兩翼,當他空中翻腕,一截水光般的短刃滑出之時,懂行之人便可看出,這位張真傳早已抵達白竹武學中那“竹梢縱影,短光切蛇”的精妙境界。

固然常被視為落後一層的人物,詩會之上也是唯一未達【皆御】的真傳,但那其實只因上面之人太強,而絕非他太弱。

他沒有什麼奇遇、也不會什麼妙劍,在博望州這種地方,他就是最最端正的一位英才,代表著博望年輕武者們應該的頂峰。

這樣一位門面人物,他的第一劍就是毫無保留的全力,彷彿一隻白燕自空中一掠而過,探出的短劍就是他的利喙。

快、輕、強,這絕對是兩天以來的出現在擂臺上的最精彩的一招,五生的速度與力量第一次毫無保留地爆發,看臺之上彩聲四起,戰鬥的烈度一開場就拔高到前所未有的層次。

而張宗元在張墨竹掠至三分之二時才動。

男人全身靜立,只一棍迎面捅出,赫然的威勢像是出林之虎。

白竹閣的身法正顯在此處,一棍一人迎面交會,張墨竹的身體輕得彷彿沒有重量,他伸臂在棍身上輕輕一點,身子一翻,衣袂綻成了一朵輕捷的蓮花,人已在張宗元面前。

而後花心吐蕊般,一柄短劍無聲地探了出來。

以短劍輕刃對風雷重棍,自然是“重”與“強”更優,因此一切對策,無非“避實擊虛”四字。而恰好的是,白竹閣正有風中葉片般足以避實的身法,以及黃蜂尾針般足以破虛的劍術。

這也是人們認為這一場將足夠精彩好看的緣由。

第一合的交手質量也確實對得起人們的期待,張墨竹流雲般的身法自不必說,張宗元手上這根棍子也是第一次顯出風雷般的威勢。

而正當人們以為這只是一個開始時,飄飛的白色衣袂之後,張墨竹的臉露了出來。

與眾人的想象中的瀟灑平定不同,其上是咬牙忍痛的表情。

張宗元一壓棍尾,平行的長棍驟然豎直,末端擊碎擂臺,定海神針一般立在了地上。

而後他一掠沿棍而上。

每個人都發現了事情的發展的驟然脫軌。

這不是“長重”與“短快”的針鋒相鬥——張宗元直接放棄了長兵的優勢,赤手空拳地主動迎上了空中的張墨竹。

而更“快”的原來也並非身法俊逸的年輕公子,男人一掠而上的速度更是快的嚇人,而且沉重、而且威勢赫赫,就像一隻撲擊的鷹鵰。

而那粗爪重喙前,是骨細羽弱的小小白燕。

張宗元一手撐棍,另一隻胳膊一拳揮出,風聲暴烈呼嘯,黑色衣袍在風中抖開,已遮蓋了男子飄飛的白衫。

這樣一拳破面而來,張墨竹出手一半的短刃險而又險地收回,身體在空中猛然一擰。彷彿真的虛空生翼,明明毫無借力之處,其身體卻陡然以一個飄折的曲線上縱一丈有餘,眨眼間已再度騰身在張宗元上方數尺。

【倒翻鷂翅】,這是白竹閣最標誌性的身法,可以支撐習者躲開敵人殺招的同時,為自己調整到一個合適的出招位置,同時送出短劍,是為勝敗倒轉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