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八十二章 五葉割腹

白竹閣善使短劍,行快險之招。

然而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長兵的優勢是先天的,縱然你有一擊致命的匕首,也得先近身才是。

“佔得三先成一短”,這句話寫在《割竹劍》總綱上,正是這道理的註解——短兵奪命,先搶三份先機。

正常來說,這句話當是指打鬥對招中的博弈,快一招、贏一招,便是一“先”。

但在白竹閣二百弟子的總教習青篁這裡,這句話早已不僅在拔劍之後。

青篁知道自己會和蒙處元有一段單打獨鬥,從三天之前他就開始醞釀這件事情,準備著這一次的“三先”。

第一“先”,正是這份“我知敵而敵不知我”。

和外人的猜測不同,青篁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絕對打不過蒙處元,或者說得更明白些,傾力相鬥,他撐不過五十招。

紫篁或許可以,他更強、更能爆發,也更會戰鬥,但於青篁而言,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再來一百次也打不過。

因此他為這一場做了無數準備,蒐集、調查、分析、思索蒙處元這個名字在這三天裡擠滿了他的心神,碰面後的每一招他都在心裡過了無數遍。

在今夜的戰鬥開始之前,他把這一份“先”握在了手裡。

第二“先”,則來自於手中這柄長劍。

並非是長劍本身,而是這柄長劍背後代表的、蒙處元對他身份的誤讀——持短劍用《割竹劍》,固然能令他第一時間爆發出更強大的力量,但也會很快令蒙處元認出他來。

青篁權衡再三,最終還是將短劍綁在腰後,以長劍起手。

因為他九成是要先出現在蒙處元視野中的,而一個被先一步認出來的青篁在敵人狂瀾般的進攻中起不了太大作用。

當交手之後,蒙處元真的受此迷惑,一劍猶猶豫豫地斬上他肩膀時,堅決搶上一步的青篁便將這第二“先”握在了手裡。

第三“先”則令他百求難得,本來只有嘗試依靠運氣和機變在戰局搏鬥中掙得——縱然那是他最不擅長的領域。

但現在,聶前輩把這份“先”交到了他的手中。

當他不必先行暴露、不必費心遮掩自己,而是可以先觀察對方,以一個最好的時機出手時,第三“先”也就已在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