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 蠹仙(4K)


  墨絲蒼蠅扇動翅膀,停在了書架夾層邊上,向下俯瞰。

  夾層中的昆蟲酷似家蠶,顏色潔白,兩指粗,一掌長,底部有兩排腹足,背部長著一根根纖細而柔軟的金絲,

  正盤成一團,躺在由書頁搭建成的窩中。

  該怎麼使用來著?

  李昂回憶了一番在藏書閣看過的異類書籍,

  蠹仙,

  這種以書頁為食、以文字為生的昆蟲異類,最早見於先秦時期,

  由於其過目不忘,能以吐絲形式,輸出所有曾經食用過的文字,在當時就被當做神仙來供奉,

  各國都培養了專門人才,用於與蠹仙溝通交流。

  蠹仙吃的書籍質量越高,壽命越長,最長記錄是存活了五百年,

  但其繁育過於困難(一隻蠹仙一生只會產一次卵),歷代數量不斷降低,

  能溝通蠹仙的人也逐漸減少。

  兩晉時,蠹仙還相對常見,一些世家大族乃至地方豪強,都會養一隻乃至幾隻。

  而到了李昂的時代,整個虞國也就只有學宮、大明宮、著作局等十幾個地方才養有蠹仙,一些州郡百姓甚至根本不知道歷史上有這種東西。

  “漢時專門管理蠹仙的官員,被稱為牧蠹官,他們從小開始培養,與蠹仙朝夕相伴,親手投餵各類書籍。蠹仙吃什麼書,他們就看什麼書,最起碼要知道目錄。

  使用時,蠹仙官需要撥動蠹仙背上的特定金絲,才能讓蠹仙吐出指定的資料...”

  被墨絲控制的蒼蠅搓了搓前足,思索片刻後,撥了撥蠹仙背上的兩根金絲。

  沉睡中的蠹仙立刻翻滾著甦醒過來,綠豆般的大眼睛反射著墨絲蒼蠅的樣貌。

  它頗為擬人化地愣在原地,像是在疑惑為什麼是蒼蠅而不是活人喚醒的它,

  愣了幾秒過後,還是“沙沙沙”地吐出了一團黑白相間的蠶絲。

  蠶絲剛開始還比較潮溼,隨後迅速乾燥硬化,結成紙張樣式,

  而上面的文字麼...

  “西晉秘書丞司馬彪撰的《九州春秋》?”

  這本書講的是東漢末年的亂世史事,如果讓學宮史學博士看到估計會很開心,但對眼下局勢沒用啊。

  “再來!”

  蒼蠅又伸出手掌,拔了拔蠹仙背上另外幾根金絲。

  伴隨著沙沙聲響,蠹仙再度吐出書頁。

  《西京雜記》,沒用,

  《爾雅》,沒用,

  《漢書·藝文志》,沒用,

  《伽藍龍眾吐息法》,伽藍宗的修行典籍誒!能鍛鍊靈脈,強化身軀,煉至高深處能擁有十龍十象之力。

  但要求終生保持純陽之身...

  那沒事了。

  嗯?怎麼還有篇加了幾千字的少兒不宜版《洛神賦》?開篇第一句是“曹丕的成績很不理想。”

  你們這寺廟挺能藏啊?

  李昂看著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文人騷客寫的洛神賦,臉上表情頗為精彩。

  不過這也能理解,按照古書上的說法,蠹仙對書籍的需求量極大,而且書中內容,必須是有意義、不重複的文字,

  拿練字的廢稿,或者學生的抄寫作業過去,蠹仙根本不屑一顧,吃都不會吃。

  因此任何飼養蠹仙的勢力,都會大批量地進口各種各樣的雜書。寧濫勿缺。

  其中總會摻進去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樣找下去,猴年馬月才能找到線索。算了,還是我自己來吧。”

  李昂控制蒼蠅,飛下夾層,趴在蠹仙身前。

  嘶——

  墨絲如纖細觸鬚一般,從蒼蠅體內延展出來,伸向蠹仙。

  肥肥胖胖的蠹仙彷彿意識到了危險臨近,下意識地收縮身軀,背上金絲根根豎起,口器微張,像是要驚聲尖叫,

  然而墨絲的速度比它更快,

  “沙”的一聲,就覆蓋在了它的體表,瞬間滲透皮膜,接管其身軀。

  這就是...蠹仙的意識海洋麼?

  李昂彷彿置身於一片漆黑空間,四面八方漂浮著無數光片,每個光片都是一本書籍、一篇文章。

  有點類似於李昂自己的異界記憶宮殿,不過規模更小,也更雜亂。

  李昂屏息凝神,稍微適應了一番蠹仙的意識界面,意念一動,

  漫天光片立刻運轉流動,大量文字在李昂面前展開,

  不需要蠹仙噴吐絲線,就能直接閱讀。

  有效!

  李昂深吸了口氣,控制其餘蚊蟲,飛向伽藍宗可能藏有蠹仙的地點,逐一檢索資料。

  伽藍宗的,真正歷史...

  他一心多用,急速查找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