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二十二章 髮簪


  “人可真多啊。”

  “畢竟端午節麼。”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李昂與柴翠翹行走在江邊街道。

  道中間是一群穿紅衣、戴紅帽的漢子,他們舉著用板凳串聯起來、並在外面紮上彩紙燈籠的舞龍龍車,走在最前面的,會將龍頭舉高、降低,做出種種騰挪姿勢。

  這是新糧社,也就是米店會社的龍車。

  虞國民間的互助會社種類繁多,每個城市都有什麼米社、織錦行、金銀社。在新糧社後面的是酒社的龍車,除了一樣的板凳造型外,四隻龍爪上還各抓了一個酒壺造型的燈籠,看上去栩栩如生。

  幾十條舞龍龍車,伴隨著熱鬧喧囂的鼓樂聲,帶領著市民一起,在洢水河兩岸由北向南前進。

  “老丈,麻煩來兩個煎堆。”

  李昂在食品攤前停下腳步,笑呵呵地掏錢買了兩個煎堆——也就是麻球。

  糯米粉和水製成球形,在上面撒上芝麻,放進鍋裡炸,香脆,酥化,可口,一如記憶中校園早餐的味道。

  傳說吃煎堆是上古習俗,女媧為了補天疲乏不堪,地上新生的人們擔憂愛戴女媧,就家家戶戶用麵粉做成球形煎堆,繫上紅繩,放在屋頂,以補天穿。

  ‘這算是最正宗的千年美食了吧,製作工藝和味道完全沒變,連放的餡都一樣。’

  李昂吃著裝在紙袋裡的麻球,掃了眼邊上淚水汪汪、目光幽怨的柴翠翹,嘴角笑意又濃了一分。

  小女僕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胃口,晚飯的時候吃了太多粽子,路都差點走不動了,現在就是想吃也沒有多餘的胃容量。

  ‘讓你晚飯吃這麼多。’

  李昂笑了一下,轉頭又從食品攤那額外買了四個麻球,邊走邊隨意說道:“現在可不能吃,省得吃撐了。等晚上回去了再下油復炸一下。”

  “好耶!”

  柴翠翹一揮小拳頭,突然縮短腳步長度,加快走步頻率,看上去像是在快步走,嘴裡還不斷髮出“嘿咻嘿咻”的聲音。

  李昂一頭霧水,“你在幹嘛?”

  “快步走,加速消食。”

  柴翠翹一本正經地在李昂面前走來走去,剛走幾十幾步就又覺得累了,扶著河邊柳樹感嘆道:“運動量還真是大啊,可能這就是少爺你說的馬拉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