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五章 防守反擊



            “殺啊!”

震天的吶喊響徹雲霄。

戰鬥從晚上凌晨持續到天亮,沒有一刻停歇。

范仲淹坐在後方營中,聽著外面的嘈雜的聲音,略微皺起眉頭。

聲音中有火炮轟鳴,有槍聲不斷,還有手榴彈的持續爆炸。

遼人最終還是選擇在晚上開啟夜戰,利用手榴彈近身爆破,這確實讓宋軍有些猝不及防。

這其實也算是火器時代的弊端之一,火器雖然厲害,可哪怕是雷汞步槍時代,白天的命中率也不是很高,更別說夜晚。

要想完成火力覆蓋,如果沒有機槍和導彈,就只能依靠衝鋒槍、自動步槍形成的火力網。

但大宋現在連衝鋒槍和自動步槍都沒有,還處於後裝燧發槍時代,哪怕已經研發出了撞針式火槍,可也還沒有裝備全軍。

那麼同時期的西方是什麼時候呢?

大概是在巴黎公社那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的時期,此時西方的火器戰術還處於線列步兵戰術,也就是俗稱的排隊槍斃的時代。

所以夜戰的時候火器就很難發揮出威力——完全沒有視野無法火力覆蓋,也打不到人,很容易被敵人近身。

不過趙駿為什麼推崇喜歡玩防守戰術的范仲淹,而不是推崇玩莽夫戰術的韓琦?

不就是因為范仲淹防守戰術打得好,經驗老道?

他抵達幽燕之後,完全沒有一頭創向析津府的意思,直接開始在外圍建立穩固營寨,挖壕溝修寨牆,步步緊逼,穩健推進防線。

所以當遼軍一頭衝入宋軍營壘的時候,他們才發現宋軍也太狗了。

外圍是連綿縱深的數條壕溝,裡面寨牆上方猶如城牆般修建了木質女牆,各大小營盤還有大量的碉樓、堡壘、火炮,四處連成一塊。

一旦遇到戰事,營中的宋軍就一股腦先往外放槍再說,打不打得準另說,嚇也能嚇突襲的遼軍一跳。

周圍寨牆外四處都點燃了火把,照明不是很遠,約十來丈的範圍,有一些遼軍摸到了寨牆下向裡面扔手榴彈,但又很快被亂槍打死。

還有些遼軍在外圍清理巡邏值崗的宋軍,雙方展開激戰,互有傷亡。

但總得來說,由於遼軍缺乏進攻營寨的器械,幾乎沒有攻破宋軍各處的營壘的可能。

“報!”

信使急匆匆進帳,向范仲淹稟報道:“報,相公,右營敵人已經被擊退,周將軍想出營追擊。”

“他追出去了嗎?”

范仲淹問。

“尚未。”

“讓他先去支援前營。”

“是。”

信使出去回令。

屋中除了范仲淹以外,還有河北路轉運使韋煥之、提舉常平司田佑、提舉刑獄司王鼎、提舉御史司韓昉等一路大員。

等人走後范仲淹放下了手中的毛筆,低頭瞥見了肩頭落了根白髮,嘆道:“這仗不好打啊。”

韋煥之納悶道:“相公,遼人寸步不能進,又有何難?圍城日久,自能勝之。”

“要是這麼容易就好了。”

范仲淹笑了笑,把肩頭的白髮拂去,隨後指著桌案上的輿圖說道:“黑夜會縮減我們與遼人在野戰方面的優勢,除此之外,還有個問題很嚴重。”

“什麼問題?”

眾人不解。

“我們的寨牆畢竟不能與遼人的城牆相比,白天還不算什麼,到了夜晚如果他們偷偷運火炮到營地附近呢?”

范仲淹反問。

這句話頓時讓眾人升起一股冷意。

遼國可不像西夏,舉國之力也才那幾百門炮而已。

作為國力雄厚的大國,遼國在幽燕之地的火炮數量非常多,至少有一兩千門以上。

雖然不及大宋,可這個數量也足以應付和大宋之間的國家級別戰爭了。

若是遼國把大炮運到野外來,他們的寨牆可抵擋不住轟擊。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我要把營壘放在此地,而非良鄉城外了吧。”

范仲淹見眾人表情凝重,這才說道:“所幸遼人並無野戰炮,不然後果就不敢設想,現在我們包圍遼國城池,需要的是張弛有度,萬不可心存僥倖,不能大意。”

“是。”

眾人連忙應下。

范仲淹就又道:“傳我軍令,待驅趕走附近的遼軍之後,各營必須即刻派出斥候四處查探,小心敵人趁夜搬運火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