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

慶曆六年對於大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不僅僅在於西夏忽然對青塘動手,導致大宋被迫參戰,調兵遣將前往西北,與西夏敵對。

還在於從今年開始,大宋的工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全國性地開始鋪設。

最先開工的是南陽鋼鐵廠,建於鄧州南陽縣,也就是後世南陽市,早在慶曆四年就開始籌備,於慶曆五年投入生產。

接著在慶曆六年,各路鋼鐵廠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冒,基本上都是去年年初政制院文件下發之後,各路轉運使就開始響應國家號召,於本路正式建設鋼鐵生產線。

為此武安鋼鐵廠停止了軍工建造,轉而開始大量製造鋼鐵生產爐,並且不斷培養各種熟練工人,先為南陽鋼鐵廠輸送人才,隨後向全國派遣指導。

如果說後世東北是共和國長子,是我國的重工業生產基地的話,那麼如今武安鋼鐵成為了大宋的長子,開始幫助弟弟妹妹們茁壯成長。

也是怪西夏和遼國倒黴,如果他們早兩年動手的話,全國各地的鋼鐵廠還沒有鋪設。光靠一個武安鋼鐵廠,還不足以供應全國那麼多軍隊的火器,使得當時的火器建造還沒那麼充分完善。

但如今大宋六十多萬軍隊,已經徹底實現了全面火器迭代。冷兵器除了腰間還會佩帶一把環首刀以外,就只剩下物理學院研發的步槍前端可用於裝卸的刺刀了。

此刻七月初,汴梁北郊的禁軍校場,趙駿跟范仲淹站在臺上,正看著遠處的校場中轟鳴聲音作響,“砰砰砰”的爆炸聲音就沒有停過。

在一片塵煙當中,一座大概四五米高的土質小山坡轟然倒塌,濺起無數塵土。

趙駿前面的炮兵陣地裡,十多個炮手正在從大炮的後方裝填彈藥,清理掉彈藥匣裡的殘存火藥,然後將炮彈塞入炮膛內,再次點火發射,僅僅一分鐘的時間,就發射了三枚。

這其實就是古代前裝炮彈的極限裝填速度,一個經驗豐富的炮組成員,可以在發射之後迅速完成清理、裝填、發射的任務,從而達到每分鐘2-3發的程度。

但之前也說過,這樣做會極限消耗大炮的壽命。

所以在拿破崙時期,除非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否則一般都會再增加一個冷卻的項目,既每分鐘一發或者兩分鐘一發的射速來完成炮擊任務。

而後裝炮彈雖然也有炸膛方面的擔憂,不過在裝填速度上就比前裝炮彈快得多,步驟雖然一樣,也是清理和裝填,可裝填部分不需要用搋子把炮彈往裡捅,大大增加了射速。

不計較炸膛和壽命的極限情況下,他們甚至能達到每分鐘七八發的程度,如果有個幾百門炮,那就能徹底完成炮火覆蓋式轟炸,可以說是無比強橫了。

看完了後裝大炮實驗,趙駿與范仲淹又去視察了後裝火槍的試射情況。

相比於原來用尼米彈與定裝彈藥,現在後裝火槍的射速又上一層樓,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達到了火藥時代的最強技術和戰鬥力。

“不錯,倒是沒想到物理學院這麼厲害,前年告訴他們怎麼設計,怎麼製造,去年就已經把設計搞好,今年三月份差不多就完工,又經過幾個月的改良,效果喜人呀。”

范仲淹看完了試射,滿意地點點頭。

他三月份的時候就去物理學院那邊看過,物理學院已經完工,到現在已經改良了好幾個月,基本已經達到可以量產的程度了。

趙駿笑道:“能有這麼快的效率離不開兩個條件,一是鋼鐵廠出現,工業誕生讓鋼鐵產量大增。二是培養出科學土壤,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從事科研探索,自然就能蘊育出奇跡。”

“這一點你都做到了。”

范仲淹說道。

“是啊,這十一年的功夫沒有白費。”

趙駿淡淡地道。

以前看歷史,別的穿越者剛過來,就手搓蒸汽機,很快就能開啟工業革命。

唯有他知道這一路有多艱辛。

工業革命絕不是會造個蒸汽機就能完成,而是要有一整套體系。

不然的話可能光裡面一個螺絲,一個槓桿,甚至一個密封性的問題就能難倒一片。

這十一年的時間,前幾年趙駿最多也就是在大宋本身擁有火器的基礎上,完善了火藥配方,讓大宋能造手榴彈和火炮。

其它的時候都是在培養各種人才,推廣基礎的初中數理化教育,並且給像蘇頌、張載、賈憲、萬直臣、燕肅等這些對科學感興趣的人才提供一個研究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