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六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

慶曆四年十二月八日。

汴梁下起了大雪,開封府各個街道組織起大掃雪工作。

由官府出資,在外城以每天90文的價格,僱傭一些沒有工作的老人、青壯進行積雪清除打理。

這個工資肯定不算高。

因為在慶曆年之前,汴梁的日工資水平就達到了百文以上。

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碼頭搬運工日賺二三百文,街口一個殺雞的每天一百五十文,茶鋪的夥計月入4.5貫,一天約一百二十文。

基本上平均用人薪資在一百文左右,除了每天平均日薪只有五十文的廂軍以外,普通百姓的工資水平維持在百文。

而現在普通人的薪資水平又略微漲了一些,平均大概在一百二十文,比以前漲了約二十文上下。

這是因為自從慶曆元年大改革以來,大宋的經商環境日益變好。

商品經濟更上一層樓,並且由於商品通過五大貿易路線,不僅銷往周邊國家,甚至遠銷到中亞,被阿拉伯商人賣到歐洲去。

經濟環境和經商環境好了起來,工商部那邊每年註冊的新商行,也就是公司不計其數,城內城外工坊每天都在開設。

不只是紡織廠,還有各類造紙廠、茶葉加工廠、鐵器加工廠、農具廠等等數不盡的工坊,資本開始逐漸萌芽。

工坊建立後那自然要大規模招人,但在古代信息不發達的社會,汴梁能夠吸引的基本上也就是京畿路以及周邊的務工人員,不可能出現很遠的人來汴梁打工。

像河北人要進城務工肯定優先選擇大名府,淮南以及部分靠近應天府的河南人肯定優先去應天府,以此類推,造成了汴梁務工人員緊缺。

這屬於市場的正常波動,工資正常上漲,且持續漲下去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因為這必然會讓工坊繼續外遷。

以後蒸汽機時代,大量工廠搬遷到沿海城市去,也能帶動廣州、廣西、福建等沿海城市的發展。

所以朝廷也會想辦法市場調控,倒逼著用人單位漲工資。

不過開封府僱傭的都是沒有工作或者缺乏工作能力的人,這個薪資基本上也屬於正常薪資水準,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貧困人員的照顧。

而組織人員則是開封府下轄的街道辦。

如今大宋要走向城鎮化,開封府作為一個官府機構,就必須要對基層有一定的掌控力。

所以朝廷正式建設起街道辦,除了街道辦主任是從九品官員以外,其餘辦事員都是吏員,主要管理的事務也都是戶籍、衛生、社區管理等工作。

比如朝廷今年要慰問孤寡老人,要把米、油、糧發下去,以後就不是由開封府、皇城司來辦,而是由街道辦來處理。

上級領導主要是監督落實工作,確定各種糧油物資發下去,並且朝廷現在在建廉租房,以後也會由街道辦落實貧困戶,優先入住廉租房當中。

裡面肯定會由***的事情發生,比如街道辦不認真落實工作,或者中飽私囊,把廉租房、物資發放給有錢人乃至於自己的親屬,而不是有需要的窮人。

因而趙駿又勒令開封府作為上級領導部門監督,又讓皇城司秘密暗訪,時刻調查,實時追責,算是雙重監督。

現在就先這樣辦著。

哪怕以後出了問題再整改,至少現在街道辦的設立後,開封府的工作壓力也會減少很多。

在開封府的號召下,全府大掃除。

趙駿上午就在包拯的陪同下,視察了內城、外城,乃至城外的清除工作。

開遠門,也就是西水門外。這裡是汴河的入口處,由於運河從北方帶回來大量鋼鐵、牛羊皮毛以及其它原材料,因此這裡匯聚遼很多工坊。

朝廷現在正陸陸續續地把城內的官屬工坊遷移到城外,比如紡織廠、鍛造廠、鐵器加工廠等等,從兩個月前就開始遷移。

官屬工坊又帶動了很多私人工坊轉移,預計到後年,汴梁裡大部分工坊都要轉移到城外,形成城鄉結合部。

所以這裡的地價也慢慢地有所上升,這對於棲息在城外貧民窟的百姓來說,自然是件好事。

因為朝廷現在的戶籍工作是允許百姓落戶汴梁,並且允許他們購買他們現在在城外居住的土地和房屋。

或許幾十年後,最早一批來汴梁打工的打工人,搖身一變,通過在城外城中村擁有房產,成為了正紅旗老開封。

不過那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至少目前城外的地價還是比較低,且基本上都是在朝廷手裡,也進行了限賣,不允許有心人大規模囤積。

趙駿打算等過兩年完成了軍隊改制,把廂軍納入建設兵團,就成立國有建設企業,把城外的房地產開發都交給他們來做。

到時候大宋對外吸血哦不,貿易。對內搞大基礎建設,加上房地產刺激經濟,允許銀行業和金融業發展,在全國開設交子鋪,允許民間借貸。

四管齊下,這經濟還不飛上天了?

甚至通貨膨脹都不用考慮,大宋只需要無腦印錢就行。

因為到時候大宋的銅錢就像美元一樣成為全球硬通貨,把國外的銅礦買進來,再製成銅錢出去買銅礦,怎麼想怎麼覺得有點離譜。

當然。

那還是以後的事情。

至少現在大宋雖然蒸蒸日上,可依舊沒有超脫古代封建社會的秩序。

還需要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更上一層樓,需要蒸汽機時代到來,才能完成更大的內部改革。

“知院,這雪下了十多天,把道路都掩埋,河面都結冰,開封府出資,僱傭了一萬三千六百七十四人,每日耗資約兩千貫,花費了六日時間,將全城大雪清除,將冰面破開。”

開遠門外汴河邊上,開封府通判包拯向趙駿介紹著最近城裡的建設活動。

國稅和地稅改制之後,開封府作為首都官府也擁有了一定財政權,汴梁商業活動以及城市管理產生的費用都會繳納到開封府,由此產生了稅務經費。

雖然這讓朝廷的稅收嚴重下降,但讓地方政府有了錢,那就能辦不少事情,比如這掃雪工作,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僱傭了一萬多人?那每人每天薪資看來還不錯嘛。”

趙駿笑著說道。

他環顧著遠處,西北方汴河船隻徐徐而來,比春夏秋時期少了許多,但這可是冬天,以往冬天漕運是徹底停船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