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

趙駿有個大膽的想法。

他其實也沒有想到這次出海收穫那麼大。

除了那麼多提高生產力的作物以外,居然還帶了價值三百多萬兩的金銀回來。

宋代白銀很少,遠不像明清那樣,擁有超過十億白銀儲備。

所以雖然官方定額是1貫等於1兩白銀,但由於官方的1貫是770文,可往往要1000文以上才能兌換到一兩白銀,因而實際比例更高。

也就是說這三百多萬兩白銀換算成宋朝銅幣的話,大概能價值五百多萬貫,等於大宋去年十五分之一的財政收入。

看著好像不多,而且花了一百多萬貫的成本,五年時間才收入五百多萬貫,相當於年賺八十萬貫。

但廣州一個市舶司一年累死累活也才收一百五十多萬貫的稅。

將門那些勳貴目前大概是吃了二十多萬兵丁的空餉,由於上等兵和下等兵俸祿不同,算每人每年30貫平均數,一年下來就是貪了600萬貫。

問題是這600萬貫可不是一家人吃,而是大宋幾十家開國將領的後代們吃,分到每家頭上能有個幾萬貫十幾萬就不錯了。

而海洋利潤可比這個暴利得多。

趙駿之前沒有想到海洋有那麼大暴利,他站在朝廷的視角,覺得紅薯、玉米、土豆之類的農作物作用更大。

可站在民眾以及其他人的視角,那白花花的銀子,黃燦燦的金子,才是迷人眼球。

如果把這些人忽悠著去出海,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因此趙駿一下子就覺得豁然開朗,陳海忠的遠洋船隊回來,給他打開了一片新思路。

果然。

在後世新時代,全球飽和的情況下,上升通道被封死,工廠打螺絲,再怎麼努力也最多與父母齊平,普通人就完全沒有了晉升通道。

可在這樣一個全世界都是藍海的時代,歐洲、東南亞、中亞、北美、南美、澳洲、非洲,多的是發財機會啊。

崇政殿內。

外面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從今天中午大家一直聽陳海忠講述海外的事情,到如今才開始談起政務。

趙駿環顧眾人,告訴大家他有了一個新想法。

晏殊好奇道:“漢龍,什麼想法?”

“其實這件事一直沒和你們說。”

趙駿看著大家說道:“本來我是想正式開始解決三冗問題,但怕你們反對,所以就先壓著,沒想到或許能順手解決這個問題了。”

“你倒是說啊。”

呂夷簡急得翻白眼,三冗問題朝廷的士大夫其實不是不想解決,不然也不會有人提出來,並且找到解決的辦法。

只是他們也都知道這樣得罪的利益集團實在是太大,因此一直是個棘手問題難以處理。

若是能解決的話,當然最好。

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只見趙駿好整以暇道:“是這樣的,我原本是打算強硬裁軍、淘汰官員、清查軍隊數量、簡化官員隊伍,但這些問題都是困難重重。”

“伱們也知道,三冗問題一直是個紮根在南北兩宋三百多年曆史裡的毒瘤,深深地影響了南北兩宋的命脈,嚴重拖垮了朝廷財政,成為了三道鎖在宋朝朝廷以及宋朝百姓頭上的沉重鎖鏈。”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在這個蛋糕還沒那麼容易做大的時代,只會不斷地給朝廷帶來負擔。哪怕是現在蛋糕已經被我做大了一點,可三冗如果不及早解決,會拖慢前進腳步。”

“比如說現在朝廷一年朝政是七千萬貫收入,其中五千萬貫要支付一百二十萬人的軍隊開支,包括俸祿、馬匹、武器裝備等等,那麼可供朝廷支配的錢,就只有不到兩千萬貫,還得拿去填冗費、冗官。”

“那這樣的話,今年一年朝廷就不能修水渠,不能建學校,社會得不到發展,我們裹足不前。即便我把蛋糕做大,明年財政收入變成一億,可能支配的錢能有多少,能修多少水渠,建多少學校?”

“所以這個問題,你們也應該明白,只有把三冗問題搞定,讓軍費開支和官員費用開支降下來,我們才有餘錢去做別的事情,增加教育、經濟、建設、科研等等投入,國家才能變得更好。”

“這一點,我相信你們也是贊同我的吧。”

說到最後,趙駿看著眾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