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

六月,江南東路,廣寧監。

知監蘇洵是康定元年恩科進士,排名一甲第四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一甲不像明清時期那樣只有三個人,而是有五人,所以才有章淳第二次考試,考中一甲第五名的情況。

而這一屆恩科裡,頭名狀元叫做王安石,榜眼叫做蘇頌,探花叫做黃庶黃庭堅的父親。

歷史上他們都是慶曆二年,也就是今年中進士。但歷史上那是因為與西夏開戰,大宋朝廷被迫停了幾年科舉,所以才耽誤了他們。

現在與西夏的戰事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加上朝廷現在新開了許多部門,反倒逐漸缺乏官員,因此特意加設恩科。

廣寧監位於江州,就是後世江西九江市。這裡產銅,成為了宋代主要產銅錢之所。

別看後世的九江市繁華熱鬧,但此時的廣寧卻頗為荒涼,除了江州縣那邊由於是重要的貿易區域,較為繁華以外,周圍縣城則荒涼偏僻。

原因在於周邊區域湖泊叢生,陸地相對較少,可以說城池和百姓都居住在湓江低窪潮溼之處,自然也就難以發展。

蘇洵住的地方環境也很差,他雖然是廣寧監知監,監與縣同級,應該住在監衙裡,但當地監衙相當破敗,跟草堂子差不多,辦公時還經常漏雨,讓人苦不堪言。

此刻蘇洵正站在江寧碼頭上眺望。

碼頭算是稍微繁華點的地方,因為長江來往船隻,加上廣寧的錢幣都要運出去,所以聚集了不少搬運苦力。

有人就自然有消費,因此開設了一些店鋪,如飯店、茶鋪、酒肆甚至還有賭坊、妓院。

只是聽上去似乎不錯,但實際上就是一條破破爛爛的小街道,開設的店鋪也都是搭個涼棚就能經營,妓院基本上就是半掩門的暗娼,談不上有多高端奢華。

碼頭後方就是曠野荒地,四處坑坑窪窪,湖泊叢生,遙遠的地平線上,還能看到夯土牆壘砌,牆高怕是不足七尺的廣寧監城牆。

蘇洵站的位置是在碼頭旁邊的一個小山坡上,夏日清涼的風吹拂,吹得他衣角翻飛,鬍鬚隨風而動。

遠遠的他就看到一艘大船緩緩地靠近過來,隨後開始停船休息。

由於不知道妻子具體到的時間,只能通過來往信件推算,所以算到差不多日子,就過來等著看看,實在不行,也安排了僕從觀望。

便在這個時候,遠處大船徐徐走下來幾個人,蘇洵看到後驚喜不已,連忙撒丫子飛奔,跑下山坡迎了上去。

“夫人!”

“夫君!”

程夫人也看到了蘇洵,她正抱著三歲的蘇轍,旁邊還跟著五歲的蘇軾。

蘇洵上去把蘇轍抱住,高興道:“你們總算來了。”

古人當官有些會帶家人,也有些不帶。比如蘇軾歷史上就把王夫人帶在身邊,結果在他擔任登聞鼓院判的時候於汴梁開封病逝。

雖然程夫人家是眉山富豪,他們蘇家也是當地望族,但蘇洵長時間沒考上進士,又四處雲遊,家鄉早有人說閒話。

如今一朝發跡,考上進士當了官,那自然要把妻子接到身邊來,讓家鄉人看看他蘇洵也是有出息的。

這一趟程夫人是跟著哥哥程濬過來的,早年程濬還看不起蘇洵,現在見他已經登上恩科,傳言還受到了知院賞識,酸溜溜地道:“妹婿這是鯉魚躍龍門了喲。”

“大兄說得哪裡的話,快跟我去縣衙吧。”

蘇洵招了招手。

程濬指著身後連綿十幾艘沒有駛入碼頭的大船說道:“算了,我還要去江東售貨,就算是過夜,也得去江州府,你這江寧碼頭可放不下那麼多船。”

蘇洵笑道:“去衙門吃個飯的時間還是有,大兄不如先讓管事的把船駛去江州府,晚間小弟親自送大兄過去。”

“是啊舅父,一起去吃個飯吧。”

五歲的蘇軾說道。

此時蘇程兩家還未交惡,程濬也只是早年看不起蘇洵浪蕩子,一直鄙夷。

現在人家中了進士,那自然情況就不一樣了。

見面子不好駁,程濬也只好答應。

眾人往回走,蘇軾四下掃視,看到這與四川截然不同的景象,好奇說道:“父親,這裡好破舊。”

“現在是破舊了點,但以後會好起來的。”

“為什麼?”

“你看那邊。”

蘇洵指著遠處。

蘇軾看過去,就看到遠處很多衣衫襤褸,穿著粗布短衣的農民,正在湖邊開墾。

後世這一片其實就是九江市的城門山銅礦,一直處於開墾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