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 草菅人命

應天府周圍的情況已經視察過,趙駿不可能全國各地所有農村都去一遍,都去的話怕是一輩子都走不完,只能前往各路各州比較典型的縣府看看。

從他調研的情況來看,土地兼併的情況確實很嚴重,幾乎已經到了相當危險的程度。

應天府就是河南地區,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

這裡有大量的廣袤田土,但田地的擁有者多數都是地主,優田良田都由地主們把持,自耕農大部分擁有的田地也只是普通田和劣田,百姓生存相當艱難,一年累死累活都只能勉強圖個溫飽。

而且有相當多的人成為地主的佃戶和奴僕,為地主做工。很多人都穿著粗布短衫,臉上和身上都是泥濘,皮膚黝黑,面黃肌瘦,被貧困圍繞。

至少這麼多天趙駿並沒有看到多少豐衣足食的百姓,沒有看到一幢像模像樣的房屋,沒有幾家有錢的富戶。

他們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木屋或者夯土屋,稍微好點的人家能夠砌一座夯土牆,一推就倒的那種。普通人家就只能勉強有個柵欄,貧民就是一棟破木屋,幾近無立錐之地。

趙駿沒有看到所謂的仁宗盛世,只看到了隱藏在這盛世下飢餓、貧窮、痛苦以及麻木。正是春耕,鄉野裡似乎生機勃勃,卻也萬物俱寂。

唯一看上去有點好處的地方,大抵也就是北方的宗族力量並不嚴重,各地村落官府法令還是大於宗族法令。

因為趙駿來的時候,正處於催春耕階段,官府派遣衙門的人前往各個村莊,與當地的戶長、甲頭督促百姓耕種,這些鄉役和吏役穿梭於各村之間,宣傳耕作,還能解決一定困難。

由於有寡母改嫁,親族分居的,就會導致一定荒廢的田地出現,可如果田地無人耕作,掛在那戶名下依舊要交稅,有人把田地都丟棄給別人以此躲開稅務。

然後這些鄉役和吏役就會進行登記,通過“一田兩主制”的制度,幫助戶主把田地販賣出去,找地主或其他勞動力買下耕作,避免荒地。

畢竟制度要是完全都是壞的,那國家早就崩壞了。

所以雖然宋朝土地兼併確實嚴重,上層吸血底層,但也催生了民間土地買賣以及勞動力更容易獲得田地的可能性,從而減少荒廢土地,糧食減產的情況發生。

在北方宗族力量不是特別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在平頂山一帶通過當地的較近的煤礦和鐵礦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麼勞動力就不會欠缺,可以在河南、河北等地招募大量青壯勞工。

趙駿把這些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第一次工業革命似乎頗有好處,青壯被吸納走之後,河北跟河南的地主就缺少勞動力,相應的肯定會提高待遇留下這些青壯,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大抵也能幫助不少。

從應天府離開之後,過谷熟縣下的會亭鎮,又交了一次稅,這才進入淮南地界。

臨近二月,淮南東路亳州酇陽鎮,鎮子不大,可貿易卻頗為發達,很多船隻都停泊在碼頭上,來來往往的工人搬運著貨物,還未靠近到碼頭上,就有一股濃郁的藥香撲鼻而來。

自唐宋以來,亳州就發展出了藥材批發地產業,到明清時期,更是四大藥都之一。

南來北往的藥材商人聚集,通過運河將藥材售賣到全國各地,甚至連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都來泉州、廣州進藥材,可見市場規模有多大。

酇陽鎮連通運河,從鎮子往西有一條小河過酇縣匯入渙水,然後再通過支流進入渦水流域,前往亳州府城譙縣。

趙駿的船按照原定路程應該是過亳州到宿州,然後走陸路南下進入濠州、壽州、廬州、滁州等地,因為大前年淮南大旱,受災最嚴重的就是這些地方。

但此刻他卻打算順著支路進入譙縣。

不過他的船隻才剛出酇陽鎮不到一個小時,距離酇縣還三十多里的時候,就被堵住了。

因為前面河道太窄,發生了一起船隻側翻,堵住了河道。

本來這種支流其實不比運河窄,可運河是固定在二十多米寬度,而這樣的天然河流有些寬的能有百米,窄處只有十多米甚至幾米,偶爾發生這種情況就很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