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第596章 文旅產業,趙老闆她媽

既有現代化的便捷,也有遠離城市喧囂的安靜,就是這一切都要錢。

這個三日遊、五日遊,也包括了去沙城的重山島轉一轉,抓抓螃蜞騎騎車;其次就是去“蘭陵王府”過一把拍戲的癮;隨後就是安排去吾家埭走一遭,給員工看一看加入吾家埭的好處;最後就是去“沙食集團”總部吃一頓。

多了也不要,一千個員工過來團建,吃喝拉撒睡,一天一人一百塊錢,這就十萬塊錢了。

“去年‘內河遊輪’計劃,電力船是幾艘?”

在長城縣的接待賓館中,張浩南開了個會,秘書們根據這幾天的走訪、考察,都在打分。

環太湖的土特產非常重複,只有微調,大體上是沒區別的,個別能做得有名一點,比如粽子,嘉禾的肉粽,就是的確名片性質。

長城縣的瓜蔞也算是高產,不過跟毗陵那邊叫“吊瓜子”不同,本地有些村鎮,則是稱呼為“野葫蘆子”。

炒製為主,原味的香味很足,秘書團的人也都挺喜歡的。

“四艘,都是試驗船。”

“追加四艘,把交大的方案翻一倍。”

“老闆,這是……”

“過完年把文旅福利部門獨立出來,跟‘玄鳥文化’合資成立城際旅遊公司,做幾個‘旅遊名片’出來,有幾個市的朋友想要給本地的文藝部門創收,就打包一起做吧。”

“那要不要在‘文藝匯演’項目上,專門招聘幾個團隊?”

“跟‘嘁哩喀喳’的配樂團隊一樣?”

“對。老闆您看,像編舞,尤其是帶有歷史視角敘事的大型舞蹈,一直依靠大城市的劇團歌舞團,也不太方便。碰上有獻禮任務,那就排不到了。養幾個團隊的話,還能順便把培訓業務、考試業務都做起來。”

秘書團的人建議的同時,也是小小地拍個馬屁,因為老闆的小老婆一直都想要“創業”,住大橋鎮的沈錦蠻,意願是最強烈的,現在拍個馬屁,老闆的小老婆們爽不爽不知道,反正肯定是給老闆分憂了。

挺好。

之前弄黃梅戲什麼的,都是小打小鬧,沒搞頭。

正經的旅遊項目,文藝表演只要熱鬧,只要有牌面,只要排場足夠大,噱頭到位基本穩賺的。

三國城每天打多少次“三英戰呂布”都不會看膩,性質差不多。

其實秘書團的意思,就是搞類似國外“嘉年華”的大型商業表演,國內其實也有,一般大型廟會上的民俗表演,就是本土“嘉年華”。

只不過國外現代化包裝搞得早,也就顯得“高大上”了一些。

本質並無不同。

以後開辦各種“小龍蝦節”“粽子節”“月餅節”等等,也都是遵循同一個商業邏輯,做成品牌除了能帶動旅遊消費,重頭戲還是在賣貨上。

工業生產活動終究才是基石,文旅不管比重多大,賺得哪怕是關聯工業品收益的十倍二十倍五十倍,也是浮雲。

所以在長城縣做文旅,還要有實體資產投入,這就不是說搞房地產那一套,當然做文旅離不開商業地產開發是肯定,但“沙食系”的根基仍舊是農業工業。

“長城縣這裡有什麼特色農副產品,過完年做個調查,如果沒有好的項目,跟農科院合作一下,然後做成文化節。圍繞農副產品來內部營銷,集團外面有反響最好,沒有也不用刻意了。”

“好的老闆。”

“記錄一下,過完年以集團名義,建一所特色小學。備用。”

張浩南想了想,還是先別直接蓋學校,當小禮物跟長城縣交朋友,這樣或許要更好一些。

秘書團的人都有速記能力,有的更是和張浩南一樣,有著非常不錯的記憶力,這光景記下建小學的事情,便想起來“沙食系”還有自己的體育運動事業。

只不過跟體育管理部門沒啥太大關係,都偏小眾,稍微有點影響力的,還是電子競技。

電瓶車的競速賽目前往極客改裝上走了,大量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ic設計工程師集中之後,發展方向就固定了。

去年張浩南跟航天大院的老頭兒老太們討要工業機器人設計製造的高手,有個小小的附加條件,就是希望張浩南在現有的高技術集成大賽上,再新增一個機器人設計大賽。

並且還希望獎金池給得稍微高一點,航天大院很多老頭兒老太,都打算把這幾年的稿費捐出來,一起弄一弄。別看老頭兒老太都退休了,學術雜誌撰文的稿費還是很不錯的,兩萬塊錢一個人不是問題。

偶爾走走穴,接受一下采訪,也能有點小錢。

湊一湊,兩三百萬還是有的。

至於說張老闆……

賺錢天才嘛,那不得十倍?

不過此事還在商量,需要老頭兒老太們跟政務院反饋之後,再看是不是要政治掛帥。

政治掛帥是很重要的,阿美利加的諸多高精尖項目,都是政治掛帥的產物。

單純只為了小錢錢,腦子抽了才會把幾千噸的東西往天上射。

文體不分家,體育事業做好商業包裝和宣傳工作,一樣是可以賺錢的。

實際上張老闆現在手裡,也的確有個不成熟的體育經紀公司,因為法律法規不完善的緣故,公司架構也沒正經弄,主要功能就是把類似“嘁哩喀喳”的配樂團籤一下,然後就是放養狀態。

很多想要撈外快的各種樂團成員,願意到“沙食系”這裡混口飯吃,主要就是這點,沒有太多額外要求,給錢也還行,談不上高,但絕對不低。

死工資也能買房,這就很好了。

“老闆,那如果本地建小學,要不要引入小學體育賽事?”

“等明年再發一顆衛星,過審了再說。”

“好的老闆。”

現在“沙食系”在農村供銷合作社駐地,除了常見的經濟發展給地方政府刷政績之外,因為“三下鄉”,有些科教文衛方面的政績,別的企業是真的沒轍。

撐死了就是贊助一下農民運動會,發點手電筒、膠鞋啥的,膠鞋搞不好還是“長弓製鞋廠”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