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63 隱蔽的路線之爭

中國就不一樣了,高緯到低緯地區一條龍,而且海岸線複雜,從沙灘到灘塗應有盡有。

甚至nsQd也能做潟湖養殖模擬,南海也能搞深海養殖實驗,後來的小黃魚養殖,就有一部分技術從遠洋深海養殖試驗得來的。

因為松江水產大學的關係,如今甬東市水產研究所,是很想吸引項目落地的,然後就託關係讓幫忙疏通疏通,找到了魏剛這裡。

甬東市是個群島,在海洋水產養殖上一直都有很重的科研任務,實驗室成果也都很豐富,但推廣上缺少力量,這就不是甬東市的問題,而是兩浙省科研力量先天不足的後遺症。

再加上當初黃浦江以東地區要搞新區,兩浙省的地方城市除了極少數靠著松江吃飯的,很少歡迎,這一點是跟兩江省不同的。

畢竟起家模式全然不同,這也基本上反映了兩省內部的資源構成上的不同。

因此甬東市硬要說找個兩浙省內部的大型農副產品企業來合作,除開賣身之外,還要給這家企業帶來一定的政治資源,否則萬萬沒有談妥的可能性。

同樣是土老闆,兩浙省的土老闆要比兩江省的狠一點,韌性上也強,不怕跟你政府磨洋工。

祖傳的區別就是“行商”和“坐商”,後者對外部博弈的興趣其實要低得多,對不是做生意的科研機構或者人員而言,跟後者打交道要死的腦細胞要少一些。

“能成功嗎?”

禿頭老漢問了一個極其愚蠢的問題。

“你是弱智?”

“恁只宗桑(畜生)要講就講,不講就把夜壺門關好!”

“狗叫個啥?伱自己問的啥問題你沒數?啥叫能成功嗎?你當科研是啥?打水漂才是常態。”

“那你還一次性投二十家?!”

“廢話,我不投二十家,怎麼提升成功率?”

“那你投的越多,萬一不成功,虧得越多啊。”

“幫幫忙啊老棺材,不下本錢還想賺大鈔票?你當這是摸獎,兩塊錢中五百萬?”

“哎喲,今朝真是活見鬼,細棺材居然不說自家鈔票多?”

“因為我鈔票多是事實,不需要說。”

“……”

魏剛沒有繼續問大概投多少錢,因為問也是白問,就算一個科研養殖中心算一個億,二十個都是中心好了,二十個億的投入,跟未來一百億歐元的市場比起來……毛毛雨了。

關鍵這是活體黃金,可以高端消費,也可以一般消費,而且只要是城市化的地方,消費量都很可觀。

貴有貴的吃法,便宜有便宜的吃法,但都基本滿足好吃的範疇,附加值只要超過豬肉,量只要大,就沒有不賺的。

就現在西太平洋地區,潛在消費市場就有兩億人口,張浩南真要是壟斷了最後環節的養殖技術,現在的市場,百分之七十就是他一個人的。

到時候每年給關鍵技術突破的團隊一年發一個億,跟效益比起來,也不過是千分之一不到的比重。

太微不足道了。

禿頭老漢也是深知這玩意兒是可以上量的“高端”農副產品,而且烹飪手段可以複雜也可以極其簡單,並且對國內豬牛羊養殖影響不能說為零吧,反正微乎其微,國家各方面來說,都不會管控豬肉一樣來管控鰻鱺。

這是真金礦,不是說笑的。

類似的技術突破,就有點像很久以前的遠洋捕撈技術,突破之後不僅僅是產量大,總產值也高。

同樣的還有遠洋養殖技術、深海養殖技術,這些既可以做高端鮭魚,也可以做一般普通經濟魚類。

但不管是哪種,這裡面的核心還是科學技術,有事實上的技術壟斷,那麼產品線調控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並且和魚子醬、鮭魚那種不具備普遍食用習慣的食材不同,鰻鱺是全球性的大宗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