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30 考題

具體到某個縣要怎麼做,張浩南肯定是半個字都不說,這鍋他可不背,惹一身騷還容易被賴著。

所以怎麼找出路,那是生命自己的事情。

不是有句話說得好麼,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王重慶其實揣了點小心思,想借張浩南的建議,然後扯虎皮回地級市拉贊助,但務實方面的東西,這姓張的小子……那是半個字都沒有啊。

盡他媽務虛了。

這小子,合著也是老油條。

領教了。

也算是試探試探張浩南斤兩吧,小過一招,王重慶認清現實,便更加謙虛起來,他也就攤牌了,打算把西蘭縣給“賣”了。

一摞資料,都是他自己收集的,倒也不是跟魏剛一樣動不動就去上級領導辦公室偷。

什麼都有,也不成系統。

主要就是年鑑性質的,西蘭縣一二三產規模,人口多寡,分佈如何,土地資源什麼程度。

也就是相當於現場看看怎麼拎項目,其它地方的退休老幹部,像三湘、荊楚的倒是見怪不怪,他們還是能搞到項目的,畢竟水運便利,“沙食系”做工業原材料收購和食品原料採購都能搞錢,就是規模受限。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對清官來說也是一樣的。

你退了休還想發光發熱,沒平臺給你就是個屁。

“長江農業論壇”能被老幹部們追捧,就是因為能從中拉到投資,可不是隻有張浩南這一家,所有發達工業縣級市都有觀察員,有些礦產資源的採購,就能從“長江農業論壇”牽線搭橋。

信任基礎擺在這裡嘛,而且也不用吃河豚喝酒,公關費省了不少。

因此很多掮客都是給政府做觀察員,一來不用問公家要錢,二來自己多少也能掙點兒中間費,當然,老規矩,在張老闆地頭,點到為止,不可貪杯。

“這四五十公里的水路算是浪費了。”

張浩南別的不感興趣,發現西蘭縣的河道運力從建國十週年的五萬噸銳減到現在的一萬噸不到,這說明河道或者說航道至少有二十年時間沒有維護。

很多三級航段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就是七級航道為主。

而且因為鐵路橋的存在,通航能力還要打個折扣。

“水路?”

聽到張浩南所說,王重慶一愣,“還行吧?我記得之前還能跑七八百噸雙排駁船。”

“七級航道跑個屁的七八百噸,不存在的。王縣長,你這肯定是很多年沒有去調查水運能力了,只要伱的這份資料不是造假的,那麼七級航道也就是一二百噸,而且有的航段水深七十公分,說實話,稍微超載點,這磕著就是翻船。”

不過這裡頭有些資料很有吸引力,張浩南沒有跟王重慶多說,只是用方言問魏剛,“魏主任,冰城有自己水泥廠吧?”

“有,在松花江南岸。”

“採沙場呢?我是說正規的,國營的。”

“在河口對岸,水泥廠東面。”

魏剛超強的記憶力配合張浩南是真的方便,他也從張浩南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啥意思?這河有當口?”

“有的。”

沒有跟魏剛廢話,直接進入主題,“你看從西蘭縣到冰城這條河,應該是砂質河床,完全可以吃三份好處。”

“講講看。”

周圍聽得懂方言的老頭兒已經圍了過來,張浩南指著一張A4紙上的西蘭縣地圖說道,“第一要明確一點,西蘭縣有田兩百幾十萬畝,土地產出肯定是不愁的,照一季來算也是這樣。”

“那就老規矩了,扣掉公家的,剩下的只要能運出來,利潤就漲了兩成。所以第一個好處,就是運出來,這是物流上的好處。”

“第二,冰城擴大建設是肯定的,不講全省人口流出,這一部分先扣除,算省內人口流動,那基本上拋開油城這種特殊情況,大部分還是要朝省會集中,哪怕兩江省,扣掉工業規模城市,也是往建康集中,這是正常規律。所以在城建發展過程中,對建築材料的需求量,要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來算,不是照姑蘇這種啊,是照羊城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