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10 秉筆太監

村民大會的時候,他就坐

某種意義上說,他此刻非常佩服魏剛這個老同志,抗壓能力是真的強。

不過張濟深也承認,收穫頗豐。

他跟本地的鄉鎮幹部視角不一樣,沙城此時在“城鎮化”指標上,跟別的地方差不多,主要是戶口本上的改變。

但是很明顯,吾家埭的有限合村並寨,是有基層管理上限思考的,卡在了一個比江南地區普通村落規模要大,又比鄉鎮規模要小的範圍區間中。

尤為重要的,就是議價權明顯要大於同地區村莊。

當然這其中就是張浩南本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這種模式是可以複製的,張浩南換成別的經濟強人或者農村帶頭人,同樣可以讓基層農民的議價能力大大提成。

張濟深也擔憂“一言堂”的發生,不過顯然張浩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利益分配上,這是核心。

分配、再分配,目前來說,是張浩南起到了主導作用。

但是整體的農村管理上,村民大會跟村部之間,就是互相監督的作用,村民大會很明顯具有“群氓”和“非群氓”來回搖擺的狀況,也側面反應出,村民個體已經有意識地在找回基本政治權力,只是還不夠成熟,認知也比較粗淺。

張浩南簡單粗暴的講道理,說服力明顯比村部要強,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有他的財力在起作用。

這些觀察,對張濟深的觸動很大,因為過頭的話,就是“多數人的暴政”;一動不動的話,那顯而易見又只能被動地被支配,在分配、再分配的談判上,沒有任何地位。

所有的一切綜合起來,讓張濟深覺得張浩南純粹就是個心理變態……

好在此時的張濟深心態已經調整過了,他打算去蕪存菁,將來回老家之後,要是有能用得上的,就看看能不能用一用。

他其實很期待的,要是真的通過水路運輸把柯城的原材料運出來,給柯城創造起步資金,那完全可以圍繞水運物流和柯城城區兩個點,打造吾家埭這樣的“小城市化”模板。

治理上增加的基層人力成本有限,好處那就多了去了。

只不過,這其中還有一些問題,柯城的基層沒有張浩南,那麼對基層一線幹部的要求,就會更高。

怎麼提升基層幹部的管理水平,這是非吾家埭類型村莊的核心問題,分配和再分配,反而是次要的。

沒得分,講什麼分配不分配,純粹就是紙上談兵。

正如《關於農村生產要素入股的一些嘗試》一文,有的地方可以搞生產要素入股,有的地方則是萬萬不能。

太窮太偏僻,生產要素的價值不高,沒有操作的空間;太富太發達,生產要素入股很有可能被人用資本手段掏空,沒有操作的必要。

這其中涉及到太多維度的考量,張濟深是很清楚這裡面密密麻麻全是看不見的雷。

張浩南不怕,那是因為張浩南是貨真價實的實業家,也是做實業的大資本家。

走馬觀花,張濟深在吾家埭村部翻了翻年鑑,看到了三年前的村莊影像,也是相當的震驚,這地方三年前看上去實在是有夠矬的。

他做了幾年經濟形勢追蹤,有一說一,除開寶安、松江極個別核心區“城中村”改造,很少有這種程度的改變。

而且這裡是由民間推動的,將傳統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

難度之大,阻力之深,不是政府內部的人,是無法想象其複雜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