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559章第二場有點古怪



            二月十二,會試第二場。

會試的第二場跟鄉試一樣,論一篇,詔誥表三者人選一道,判五道。

詔誥表三種文體很好理解。

那麼【論】又是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議論文,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篇》中認為,論的名字,始於《論語》,不過,《論語》記敘的是聖人及其弟子的部分語言,不是後來嚴格意義上的論。

戰國時期,合縱連橫,讀書人靠口舌和筆墨說服王侯公卿,論這種問題,作為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的武器,被廣泛使用。

到了漢代,論體文出現了《過秦論》這樣垂之千古的名篇,從此這種文體便在士林間傳播開來,以至於本朝在科舉考試中也把他作為考試內容,用以檢驗考生是不是腐儒一枚。

不過這也不是本朝新創,宋代的進士科,不論是王安石變法前還是編髮後,都要在第二場或者第三場試論一道。

但到了元代,論在科舉中被取消了。

但本朝太祖高皇帝對這種文體很感興趣,論便又稱為鄉試會試的內容之一,並將他列為第二場各種文體之首。

不過這些年過去,經義策論,其名雖正,但最便於空疏不學之人。

一般考生只要背幾篇範文,下場背抄出來,就算了事。

本來用來考察考生思辨能力和行政能力的文體,最終流於形式。

這點跟二三場考試內容,考官們多數不看有關。

故而對論文的寫作,士子們多不重視。

但……

那是庸夫的做法。

在徐鶴看來,既然這玩意兒存在,那就肯定有存在的必要。

別的科不看,你就能保證這一科不看?

做人做事要始終如一。

既然來考了,那就要重視考試中的每一個細節。

高考時老師都說過,不管是大題還是小題,都要慎重對待。

因為,你不慎重,很可能就會因為那一分,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這一科的論,題目是《天下之政出於一》。

這是歌功頌德的老題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