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556章 生財有大道

什麼意思呢?

說白了,也很簡單。

首先,徐鶴是提醒自己,文章針對的問題是國家的財稅問題,不是普通的經濟問題,其次,想要讓國家富足起來,就要務本而節用。

什麼意思,本是什麼?

本是一個國家富足的根本,在如今這個小農經濟的時代,什麼是本,無需多言。

解釋一下,這句話其實就是開源節流嘛!

《呂氏春秋》已經給出瞭解釋:“不奪農時,則為之疾矣!”

最後一句就是徐鶴站在吳興邦的角度看待一個國家的財稅問題。

閣臣都是管理大政方針的,一個縣多了那倆三瓜兩棗,不是閣臣該關心的問題。

所以,朝廷的施政者不要【外本內末】,不重視根本問題,而關注細枝末節那可不行。

經過大伯的點撥,一路上徐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拿到卷子,想清楚瞭解題思路,那接下來無非是在骨架上添加血肉而已。

以徐鶴一天刷文十篇的能力,這都是小意思啊。

只見他將稿紙一鋪,下筆就來。

一直盯著他看的號軍此時都傻了。

我去,這個年輕的舉人老爺是不是在鬧著玩啊?

試卷才剛發下來多長時間?

別人都還在皺眉看卷子呢。

這位倒好,想了還沒一炷香的功夫,提筆就寫。

會試難道這麼簡單的嗎?

要是這麼簡單?

為什麼別的人都已經眉頭擰成了【川】字?

徐鶴壓根沒注意前面這位號軍的驚訝。

他埋首提筆在稿紙上寫下:“善理財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什麼意思?

善於理財的人,找到了正確的方法,自然就會富裕起來。

雖然考得是一個國家的大政方針,但徐鶴從小入手破題,恰好符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作文技巧。

第二句:“蓋務本街用,生財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國孰與不足乎?”

反問句收尾,提起閱讀者的興趣。

進一步點題,加強建設,節省開支,這是生財之道。如果真能這麼做,國家哪會不富裕呢?

從個人轉向國家,迴歸這道題的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