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549章我告訴你什麼叫世界觀和方法論

剛出門,丁澤就迎了上來:“公子,現在回去嗎?”

徐鶴搖了搖頭:“去我師伯那!”

謝鯤住在距離東城不遠的一處小宅子裡。

見到徐鶴登門,謝鯤還是高臥榻上,手裡拿著卷書道:“不是聽說你今日去國子監聽課去了?這麼快就回來了?”

徐鶴無奈,只好將剛剛發生的一切給自己這位師伯敘述了一遍。

誰知謝鯤聽完後,整個人僵在榻上,手上的書“吧嗒”一聲掉在榻上,他也毫無所察。

“師伯……”徐鶴無奈地看著謝鯤,今天到底怎麼回事?

見到的人,一個個都神神叨叨的。

謝鯤上下打量了一番徐鶴道:“你今天在國子監所講的東西,是你老師教你的?”

徐鶴搖了搖頭。

“還真是你自己讀書想出來的?”謝鯤汲著鞋來到徐鶴身邊,圍著他上上下下大量了很久。

徐鶴被盯得渾身不自在道:“是,是吧!”

接下來,謝鯤又問出了跟唐煉同樣的問題:“你所思所想絕不止【心外無物】。這裡沒有外人,你跟師伯好好說說。”

徐鶴無奈,只好整理了一番思路道:“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易經中基於天地化生之道、包容之道總結出理。

理是世界成立的基礎,而心即理,心就是世界成立的基礎。

“我把【心即理】當成我觀察這個世界的基本道理,也就是世界觀!”徐鶴道。

謝鯤臉上動容道:“世界觀,好詞,簡單明瞭!”

“所以基於這種世界觀,提出了心學的目標:成聖人。我們本來就是聖人,只是髒了,那就是把自己弄乾淨,而為了實現目標又提出了方法論。”

“方法論?”謝鯤疑惑問道,

“哦,就是可以達成目標的辦法!我叫它方法論!”徐鶴不得不又解釋了一番,

謝鯤饒有興趣地搬來椅子坐在徐鶴對面:“你繼續,你的方法是什麼?”

“致良知,致良知可以有兩種解釋方式,一種是達到、回覆,就是說通過格物,去掉染汙,讓我的良知得以展現;另一種就是致我心之良知於萬物,是在事事物物上展現良知。致良知於事親即是孝,於事君即是忠。”